安全

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原创文章

从隐患排查工作的一种错误评价方式说起

2024-07-26 彭述清

安全生产,重中之重,而且安全又是那种百密但不能一疏的要素。可以说对于安全,无论怎么去强化都不为过。

为强化安全管理,不少企业导入了“安全标准化”的管控模式,其中最为核心的工作之一就是“隐患排查和治理”,这就涉及到对隐患排查工作的日常评价,这里就对一种错误的评价方式进行简单剖析,希望对安全管理有所帮助。

这里先简单介绍一下这种错误的评价方式:

即企业为了强化基层的“隐患排查和治理”工作,用排查出的隐患数量来评价安全工作,对隐患排查多的个体或班组进行激励,甚至有的企业要求班组每天都要提交最少一条“隐患”。

相信不少企业也有雷同的评价。这种方法对吗?我们可以把“隐患排查”看作是对现场安全情况的“体检”,你能说“体检”的时候发现了很多超标项是在说明身体健康吗?

显然是不对的,知道不对又为什么要这样去做呢?是导向出现了问题?还是说方法上没找到更好的做法?值得我们去深思。

这里简单介绍一种更为科学的方法,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:

为了保证身体健康,我们要重视日常的锻炼;而身体状况是否健康,则需要进行“体检”。

我们可以把基层个体或班组层的“隐患排查与治理”视为“锻炼”,这项工作做得好,如“隐患排查与治理”的项目多,则说明“锻炼”做得好,而且“锻炼”只能靠基层个体或班组,各级领导可以指导,但不能替代。

而“体检”工作,则是由更高层级对低层进行,如:车间对班组进行评价、公司(安环部)对车间进行评价。

“安全状况”则是以“隐患排查”的数量成反比,即查出的“隐患”越少,说明安全状况越好。

在企业安全评价方法的制定中,我们可以结合“锻炼”与“体检”两个层级进行分解,可以拿出30%左右的权重评价“锻炼”,20%的权重用作车间对班组的“安全体检”,50%的权重是公司安环部对车间级的“安全体检”。

而且如果“体检”时发现状况良好,“锻炼”分数就是满分,反过来“体检”状况不好时,再去评价“锻炼”情况,而且要基层给出更为详细的“锻炼”计划,甚至要派出教练(中层专工等)去指导。

本文简单剖析了安全评价中的一种错误方法,给出了简单的方法思路,更为详细的做法各个企业可以在实践中探索。

Copyright @2024 北京八九点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8377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