班组建设为何成为安全管理有效落地的关键基石?
班组是事故预防的第一阵地
班组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最基层的单位,班组职工既是企业完成安全生产各项目标的主要承担者和实现者,也是生产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受害者。
98%以上的事故发生在生产班组,90%以上的事故是由于违章指挥、违章作业以设备隐患没能及时发现和消除等人为因素造成的,而70%的死亡事故发生时都有同事在场。
班组是预防事故的第一阵地。
管理大师德鲁克说过:“管理好的企业总是波澜不惊的,没有任何激动人心的事情发生,那是因为所有的危险都会被预知,都会被转化为例行操作了。”
班组长是班组安全的第一责任人
1、对本班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安全进行全面负责。
2、严格执行并督促检查各项安全规章制度、操作规程、劳保用品。
3、组织开展安全活动、安全教育、日常应急演练、记录活动信息。
4、组织开展安全检查、及时上报、处理事故隐患。
5、坚持安全生产、实行定近定置管理、保持道路畅通物流有序。
6、组织交接班、督促员工进行现场巡检、设备维护。
7、不违章指挥、拒绝违章指挥,纠正习惯性违章。
8、应急管理:启动预案、组织抢救伤员、立即报告、停撤权。
9、及时沟通、上情下达、下情上达、关注员工身体、心理健康。
班组建设是安全终端致胜的第一平台
安全管理终端制胜是系统性地组织行为优化,是系统性业务流程再造,是以终端制胜为基础的管理体系重建。
以班组建设为抓手,立足本质抓三基,构建标准化、风险预控、管理优化、技术升级、素质提升于一体,将安全管理的每一要素落实在最小作业单元,实现“每岗、每人、每天、每事”的时时安全、事事安全的终端制胜安全管理模式。
针对每一个作业班次,从班前、班中、班后分别进行针对性管控。实现每日工作循环的全流程、无缝隙、闭环式管控。
立足每个人,对照岗位标准和作业标注,采取自评、互评、组织评方式,客观查找知识技能短板与性格体征弱点,合理匹配人、岗、事,制定提升措施,实施全面素质提升,从而达成卓越绩效—能力上全员管理到个人。
立足每一项任务,依据工作流程、作业标准、工作质量控制要求,围绕人员、设备、环境、管理,全面辨识风险点(尤其针对不同情境一些特殊的风险因素),鼓励员工“发现问题就是进步、解决问题就是创新”,做好预控措施和持续创新改善,追求“零目标”即“零伤害、零事故、零污染”。
区域内联控。同一作业单位内部两项以上作业区域,有关联岗位之间采取联保、互保方式,对现场安全风险、隐患处理等进行管控,并明确一名具体负责人,全面落实各项工作安排专题平衡会。
各作业单位之间,因各项工作需要共同承担作业任务或协作,召开专题平衡会明确具体施工任务、协作方式,安全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