班组

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原创文章

中层管理者成长最快的方式:成为解决问题的高手

2025-10-27 陈红英

做班组管理这些年来,经常有人问:“我该如何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?”

我通常的答案是:

提升管理能力最好的办法,是不断地解决问题。

当你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难题,你的管理能力也不断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。

为什么这么说?因为,在我看来

管理无非就是“管人”和“理事”,就是解决班组工作过程中所遇到的人的问题和事的问题。

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的是

你要升维思考,去洞察问题背后的本质,找出问题的根源,快速理清思路,给出高效的解决方法。

简单说来,可分为三个步骤:找对问题、拆解问题、解决问题。

01

找对问题

问题找对了,事情就解决了一半

想解决问题,首先要有发现问题的能力。

很多管理的窘境,说到底是你没找对问题。

那么,如何找对问题?

在工作中,你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吗?

领导让你做一个PPT,你接到任务后立马着手去做,当你把自己精心做了一天的PPT发给领导看的时候,不但没有得到领导的夸奖,还被领导说做得不好,心理很沮丧。

 

当我们接到工作任务的时候,如果不对问题加以澄清,立马投入解决,很可能像上面的例子那样做了无用功,因为这不是领导想要的。

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?

因为你和老板对这个任务的理解存在偏差,而这个偏差主要是由信息不对称和任职偏差造成的。

每个人的认知、立场,经历不同,所以对于同样的事物会存在不一样的理解。

如何消除偏差呢?

向对方提问,通过提问让自己所拥有的背景信息与对方在一致的水平线上。

针对目的:出发点,要达到什么目的?

针对相关方:需要考虑哪些相关人员?和什么样的人有关系?

针对背景:有什么背景故事?这件事的背景是什么?

针对时间:什么时候开始做这件事?这件事完成的截止时间是什么?

针对可用资源:你有哪些有用资源?有没有什么可以用的资源给我?

针对效果:对这件事的结果又什么样的期望?这件事的结果是什么?

 

值得注意的是,向领导提问时一定要注意技巧:让领导做选择题或者是非题,而不是让他做填空题。

不然,领导会觉得这个人能力有问题,我请你来是解决问题的,不是来问问题的。

但即便如此,有时候我们无法解决这个问题,为什么呢?

有些问题的背后,有着更深层的原因,需要你进行深度思考,不断向往下挖,直至找到最核心的、最本质的地方。

02

拆解问题

抓住本质,跳出思维迷局

比发现问题更重要的,是找到问题的根源。

电影教父中有一句经典台词:

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,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,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。

那如何才能快速看透一件事情的本质呢?

深度思考,看破局点

身处困局中,不探究本质,只埋头苦干,是用战术上的勤奋,掩盖战略上的懒惰,无益大局。

方向不对,只会越走越远。

很多时候,阻碍你的往往不是智商,不是勤奋程度,而是固化的思维模式。

遇到问题时,如果你的分析只停留在表象,一味地被过往的经验套牢,那你就会一叶障目,找不到出路。

所以,你要有深度思考,看破迷局,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点。

如何做深度思考?

◆升维。将自己的思维提高一个维度,从具体的问题里跳出来,聚焦在更长期、更根本的问题上。

比如,下属业务做不出来,就不要只考虑到下属能力上的问题,不妨认真思考一下公司的培养体系,激励制度等问题。

◆逆向。很多问题,正着想不通,反着想却能迎刃而解。

举个例子:假设你是一个班组的领导,你发现团队的工作效率一直比较低,员工们总是拖延时间,导致工作进度落后。

正向思考可能会考虑如何更好地分配工作和管理团队,但这些方法可能不够切实可行或者效果不明显。

逆向思考可以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。

你可以问自己:“如果我是一个员工,为什么会拖延时间呢?”

可能会有以下答案:

✦工作任务过于繁重,员工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。

✦工作环境和氛围不佳,员工缺乏工作动力和激情。

✦工作任务没有得到充分的理解和指导,员工不清楚如何完成任务。

 

通过逆向思考,你会发现,班组的问题可能并不在分配工作和管理团队上,而是在其他方面。

你可以考虑减轻员工的工作负担,改善工作环境和氛围,或者提供更好的工作指导和培训,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。

正如哲学家叔本华所说:

世界上最大的监狱,是人的思维意识。

墙,推倒了就是门;思维,打开了就是路。

◆追问。追问是一种高效的思考方法,通过不断纵深向下提问,一直剥开问题的表层,逐步抵达问题的核心。

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找到问题的真正解决方案。

例如,有两个工人都在工厂车间工作,他们都遇到一个同样的问题:巡检中发现地上有一摊油污。

A工人发现油污以后,立即找来清洁工具,把油污清理干净,然后继续巡检。

B工人则采用追问的方法,通过连续问五六个问题,逐步找到了问题的本质并解决了问题:

• 为什么会有油污?发现油污是设备的螺丝孔上滴落的。

• 螺丝孔为什么会漏油?拆下来查看,发现漏油是螺丝的橡胶垫片老化造成的。

• 为什么橡胶垫片会老化?经过检查发现,橡胶垫片已经到了使用寿命,需要更换。

然而,B工人并没有止步于此。

他又继续追问:其他螺丝会不会有同样的问题?

通过检查,发现同一批采购的橡胶垫片都已经到了使用寿命。

于是,工厂更换了所有同批次橡胶垫片,并制定了备件老化定期更换的流程,彻底杜绝了此类问题。

 

很多时候,真正拉开人与人差距的,是你看透事物本质的能力。

当你能通过表象,看透到事物深层次的本质,就能在一团乱麻中抽丝剥茧,快速找到问题的真正解决方案。

作为一名管理者,一定要有看透本质的能力,不能只看见浅显的表象,点对点地解决问题,而是要看到整个系统,从源头解决问题。

员工没有动力,团队没有激情,是员工的问题?是管理者的问题?还是公司的问题?你要像剥洋葱一样,一层层剥下去,直到找到问题的根源。

03

解决问题

行动,才是最好的破局之道

任何局面,任何难点,如果不行动起来,永远会有各种问题。

很多时候,你坐在那儿,想想都是问题,可一旦你行动起来,走着走着,你以为的问题,就都没有了。

对于行动,你要降维,低头看路。

 具体说来,有两个要点:

第一个单点突破

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,而是要聚焦在最重要的事情上,找到那个最关键的点,从单点切入,行动起来,实现突破。

假设某个生产班组在生产某种产品时,出现了生产效率低下、产量下降的问题,经过分析,发现问题出在生产流程的某个环节上,需要进行优化。

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班组可以采取单点突破的策略。

首先,要聚焦于生产流程中最关键的环节,找到问题所在,然后集中精力进行改进。

在这个例子中,班组可以将焦点放在生产流程的瓶颈环节上,找出这个环节的问题,然后集中资源进行改进和优化。

比如,他们可以提高该环节的机器设备效率,优化操作流程,或者改进原材料的质量等等。

通过单点突破的方式,班组可以集中解决生产流程中最关键的问题,提高生产效率和产量,从而达到优化生产的目的。

第二个一竿子插到底

找到了切入点,你就一定要执行到位,不拿结果誓不罢休,无论做到什么样的细的颗粒度,你必须拿到结果。

想到,做到,才能得到,才能破局。

 

结语

做好管理,不容易

除了你在计划中要做的事,各种无法预料的新问题每天都会不断出现。

逃避不是办法,解决才有出路。

解决问题的能力,恰好暴露了你的管理水平。

更高一级的,是能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。

而最顶级的,是提前做好规划,防止问题的发生。

换句话说,弱者逃避问题,强者解决问题,智者消除问题。

祝愿你成为强者,追赶智者。

Copyright @2024 北京八九点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8377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