筑牢班组之基:组织建设的要点与策略
班组规范管理,首先要规范的是组织架构的合理性,以确保日常工作有序、高效。
组织建设,即班组根据业务特点和管理需要,设置清晰的组织架构,实现班组管理全员参与、人人有责。
班组组织建设需要基于公司及班组运行的目标,进行班组长到员工的人员和职责配置;岗前及履职中需要不断沟通、培训,以促进人岗更加协同、与时俱进;同时,需考虑激励、文化、改进、技术、安全等多方面保障和运作机制,以确保班组高效运作并持续提升。
班组作为企业最小单元,其组织建设是确保企业最小细胞活性和健康的关键,班组组织是否促进员工上下同欲、推动班组管理持续高效运行,以下几点是设置关键:
◆ 委员冠名立足班组实际:
这一过程,包含了委员设置的数量及类别,基于最基本业务属性,一般包含“安全、业务(质量或设备)、活力”等,还可根据管理需求,设置如生活、宣传等委员,对于基层班组3-7个委员即可,大约1:3的委员员工比。
◆ 委员职责聚焦具体动作:
基层的职责描述更需要落地到具体操作上,一定要避免理念性的职责说明,职责描述甚至可以清单化,如:xx时间、xx频次、xx人、做xx动作,以便员工对表工作。
◆ 委任能力与意愿双向匹配:
由于班组委员履职,鼓励义务体验、自主提升,所以前期难免遇到观望甚至抵触的员工,此时班组管理者需要时刻关注基层情绪、任命更有积极性的员工担任委员,以带动观望者,促进组织建设的积极氛围。
基于组织建设初期常见的矛盾或问题,有两点需要提示:
一是委员责任描述切忌贪多求大,要少而精、具体可执行,比如3-5条、具体化,让员工一看就懂、一做就会;
二是要有评议评价环节,一方面表现好的委员可以有物质和激励,另一方面对委员表达点赞和感谢,同时可提亮点和改善提升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