班组

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原创文章

降本增效从开好会议开始

2024-12-09 秦立华

企业近年都在提降本增效,纬度有很多,单从如何弄好会议、如何提升沟通效率、团队协作和问题解决质量,就是降本增效特别好的一个抓手。

会议是企业日常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,既是员工沟通信息的平台,也是推进工作任务、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。

然而,很多企业的会议开得又多又长,会议效果不佳,形式化严重,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。

RISING SUN

Management Consulting 

01

会议存在的问题

1.会议议题不明确 

许多会议在召开时,议题往往模糊不清,仅以“例会”或“讨论”形式进行,没有明确的目标或重点。

结果会议内容宽泛,难以形成有效决策。

2.时间安排不合理 

会议时间过长或过短的问题普遍存在。

一些会议拖沓冗长,浪费时间;另一些会议则过于匆忙,导致重点内容无法充分讨论。

3.参与度低 

部分会议中,发言主要集中在管理者或少数员工,其他成员缺乏参与感。

这种“独角戏”模式使员工感到会议与自身关联度不高,从而影响了会议氛围和效果。

4.后续执行力不足 

即使会议中明确了行动计划,但缺乏有效的跟踪和监督机制,导致讨论的事项没有落实,会议内容停留在“纸面上”。

RISING SUN

Management Consulting 

02

问题的原因分析

1.缺乏清晰的会议管理制度 

在一些企业中,会议没有统一的规范和流程,各种发挥,导致会议质量参差不齐。

2.会议准备不足 

管理者对会议的筹备不充分,会议议题和目标缺乏规划。

会前未对重点问题进行梳理,甚至未明确与会人员的职责和分工,导致会议的随机性较高。

3.沟通和管理方式单一 

部分管理者习惯于单向传递信息,而忽视了员工的互动和意见表达。这种方式抑制了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力,导致会议效率低下。

4.会议文化缺失 

一些企业对会议的重视程度不足,仅将其视为例行事务,缺乏对会议重要性的宣传和强调,导致员工普遍缺乏参与热情。

5.跟踪落实机制不完善 

会议结束后,往往缺少后续的执行计划和责任追踪机制,使得决策流于形式。

RISING SUN

Management Consulting 

03

提高会议效果的解决方案

1.制定明确的会议制度和流程 

企业需要建立一套会议管理制度,明确会议的目的、形式、频次和流程。例如,可以规定会议的标准时间、固定的议题模板以及汇报内容等。

案例:某制造企业推行“一页议题表”,长在会议前填写本次会议的主要议题、预期目标及重点讨论事项,并在会议结束后记录决策和分工。这一制度极大提升了会议的针对性。

2.加强会前准备工作 

会议前应充分准备,明确议题、目标和参会人员的职责。可以在会议前发送议题清单给所有参会人员,由长提前收集员工意见,筛选出最需要讨论的内容,确保会议聚焦。

3.丰富会议形式,提升参与度 

会议应注重互动性,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激发员工的参与热情,例如小组讨论、案例分析、头脑风暴等。管理者应鼓励员工积极发言,营造轻松、开放的会议氛围。

案例:某物流公司引入“轮值主持人”制度,每次会议由不同员工主持,既让员工感受到会议的责任感,又提升了其主动参与的动力。

4.合理控制会议时间 

会议时间不宜过长或过短,通常控制在30-60分钟为宜。

在时间管理上,可以使用“时间块”方法:例如,10分钟汇报上周工作,20分钟讨论问题,10分钟总结和分工。

5.注重会议记录和后续跟进 

会议结束后,应形成明确的会议纪要,包含讨论内容、决定事项、责任分配和完成期限。企业还需建立跟踪机制,定期检查各项任务的完成情况。

建议:使用电子工具记录任务清单,每周检查进度。长可在下次会议中复盘未完成的事项,强化执行力。

6.加强培训与文化建设 

通过培训提升长的会议主持能力,包括如何设定议题、调动气氛和引导讨论。

同时,企业需通过宣传和引导,让员工认识到会议的价值,从根本上改变会议“无意义”的认知。

开会时间点据中高层干部的多数时间,占基层干部的很多时间,能把会开好绝对能极大提升管理水平。

通过明确会议制度、强化准备工作、提升互动性以及完善执行机制,企业能够显著提高会议的质量和效果。

在实施过程中,管理者不仅需要关注制度和工具的优化,更需注重会议文化的营造,使会议成为真正助力工作的有效平台,而非形式化的负担。

Copyright @2024 北京八九点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8377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