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高效推进案例管理法
在当今的管理领域,“案例管理法是一种高效的管理工具”已成为共识。
但如何高效推进案例管理法,一直是一个难题。
一项事务能不能高效推进,主要是从两个维度进行思考:
一是事务本身的认知;二是组织力的科学性。
案例管理法的推进也将从上述两个维度来解读。
本文先简单剖析“案例管理法”的基本认知。
Management Consulting
案例管理法是一种以实际发生的事件为基础,通过对这些事件进行收集、整理、分析、研讨以及应用等一系列管理活动,实现问题的解决、基础的提升、作业或管理决策的优化、经验的积累、知识的传递等目的的管理方法。
从概念中可以看出,案例管理法的关键点,首先是“素材的收集与整理”。
Management Consulting
传统做法是由员工自主性挖掘素材。
而“挖掘”,一是系统性和有序性不强,需要时,“挖”一个,不需要时,则放过;二是针对性和迫切性不强,这是“挖”的随意性的必然结果。
有效的做法是:
聚焦各岗位的核心管理项,形成“问题收集”的常态化,确保核心管理项日常被发现的问题全部被收集,形成《问题库》。
其次是制定“筛选规范”,依据安全性、重要性、价值性、重复性等进行筛选,形成《课题库》,保证了有序性和针对性。
在此基础上,团队制定“主动认领和轮值分配”双管其下的规范,确保针对性和能力匹配性。
Management Consulting
“素材”问题解决后,另一个关键点就是“问题分析与处置”的有效性。这是“功夫”。
是“功夫”,就必须多练。但“练”不是靠蛮干,必须学习“拳谱”。
“拳谱”不是要多,而是要“精”,即掌握“分析工具”的精华。
这里举案例管理法中最常用的组合工具“545”法。
第一个“5”是“5W1H”。
这是一个素描性工具,即将案例素材被发现的过程,解剖复盘的过程等,按5W1H六维度说清楚。这里强调,必须对剖析复盘过程进行素描。因为线索主要是在剖析与复盘中。
第二个“4”是“4M1E”。
这是影响生产力的五要素,而且可以进一步分层,即:M(人)+3M1E(机、料、法、环)。在“素描”中找线索,但必须按3M1E几个维度去归类。这里要强调的是找线索时不要添加主观判定,直接在“素描”中圈出即可。
第三个“5”是“5WHY”。
就是在线索排查出以后,聚焦重要线索进行连续性追问。如果重要线索不清晰,则针对线索逐个追问。强调“5WHY”是指多问几个为什么、而且最少要追到第二问,这是“5WHY”应用的关键。
完成“545”后,针对追问出的原因,制定措施,实施并验证。最后将整个过程进行总结,单个案例就基本完成。
通过以上解读不难发现,在实践中,最容易忽视“素材”的有序性和针对性问题的规范化,这是案例法推进的起点。起点出问题,推进的高效性自然没有保障。